近日,民政部养老服务司有关负责人表示:当前,智能技术、信息技术日新月异,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,但是也出现了不少老年人没有智能手机、不熟悉智能化设备操作导致遇到许多困难和麻烦等问题。下一步,民政部将以老年人为中心,推动解决老年人在民政服务中遇到的智能技术困难。
重阳节刚过,社会对老年人的关心不该过去。由于出示不了“健康码”,屡屡遇阻;不会网上挂号或购票,面临新的“看病难”“出行难”;不懂APP预约,连一些公共场所都进不了……老年人在数字化、智能化生活中“碰壁”不胜枚举,面临的“数字鸿沟”不容小觑。
究其原因,人上了年纪,脑力难免减退,许多老人也习惯“按部就班”;如今的智能设备和软件则是多元集成,操作“随机应变”——不光绑定手机号、身份证、银行卡、社保卡等各种个人信息,而且需要密码、短信、预留问题、人脸识别等诸多验证;操作逻辑各有不同,频频更新“变化多端”。面对一款新设备、新软件,年轻人尚且需要熟悉的过程。对不少老人来说,这无疑太复杂。加上网络诈骗不时曝光,不少老人更存在不敢学、不敢用的心理疙瘩。
简言之,老年人与中青年在知识结构、思维逻辑等方面有“代沟”,不能想当然地要求他们一下就“与时俱进”。帮助老年人克服“智能关”,要有针对性,要从多方面着手。
对年纪不是很大、有学习意愿的老人,不妨助他们一臂之力。民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:“鼓励村(居)委会社区工作者、志愿者、养老机构工作人员、家属等,帮助老年人学习智能手机、信息平台等新技术。”事实上,某些“时髦老人”已经会刷朋友圈、用手机支付、习惯网购,说明只要耐心细致地教,一些老人的学习能力会被唤醒。年轻人别光感慨“别人家的儿女”给老人手绘“网红说明书”,自己常回家看看,手把手教教,没准就会发现父母的进步。
智能产品强调智能,更应向老人主动靠拢。民政部表示,将联合相关部门,深入研究老年人在智能技术中遇到的困难,提高涉老智能产品的适老性。对设计者和生产者来说,应当进行针对性研发,满足老年人需求。
人与人的交流终归是最直接、最人性化的,社会服务行业也需保留一定数量的人工服务、实体咨询、现场指引。这不仅是确保老年人能够接受必要的服务、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,而且对其他社会群体同样有利。
预测显示,“十四五”期间我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。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,是一个系统工程,破解“智能门槛”只是其中一项工作。挑战和机遇并存,服务好“夕阳红”,未必不能创造“朝阳产业”。无论如何,让老人安享晚年,是儿女的义务和社会的责任。夕日曾为社会奉献付出、今日步履蹒跚的老人,渴望中青年多一些耐心、多一点等待,这也是道德、良知乃至法治的要求。